言论集:我们为什么怀念杨绛

导语

相比林徽因的端肃、张爱玲的冷傲、陆小曼的风致、萧红的悲苦、谢婉莹的恬淡、丁玲的热情,杨绛的名气与特质,其实始终不曾过于耀目。2016年5月25日,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逝世。最后一位女先生走了,纸媒如何纪念她?观媒君发现,今天部分报纸除了在头版纪念杨绛外,也在评论版对杨绛的离去发表了观点,摘录部分纸媒观点如下。


凯风网综合 供稿:海潮 编辑:青兰 仲德
言论集:我们为什么怀念杨绛
   一、媒体们这么说——

1、新京报:纪念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 

 

杨绛写的是大历史,写法却极其个人化。借用钱锺书的说法,杨绛写的是“大背景的小点缀,大故事的小穿插”。但是后人要想理解历史,恰恰离不开这些小点缀、小穿插。

杨绛先生去世,朋友圈刷屏。有人说,突然间好像每个人都跟杨绛先生很熟。有人说,这样的嘈杂,杨绛不会喜欢。而最令人气愤的,莫过于几段与杨绛无干、冒用她的名义的鸡汤话大肆流传。

我们早已习惯纪念名人,却忘了如何纪念一个知识分子。我们知道如何歌颂一段传奇爱情,如何把格言做成图片供人转发,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一个认真读书、思考、写字的人。

杨绛的身份是多重的,作家、翻译家、研究员,以及“钱锺书的妻子”。公众对逝去名人的纪念,本就各取一瓢饮。通俗地说,每个名人都注定“被消费”。处世平淡如杨绛者,即使对此感到不快,谅也不会深责。为一个知识分子找到合适的位置,与其说是公众的责任,不如说是其他知识分子的责任。

在我们这个社会中,知识分子地位的尴尬并不是新鲜事,也无须埋怨商业大潮对知识尊严的侵蚀。杨绛最重要的两部原创作品《洗澡》和《干校六记》,写的就是知识分子艰难适应新环境的历史。从杨绛记录的年代开始,直到今天,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令人感怀深切。

孟子说“知人论世”,谈论知识分子更不能离开特定的时代背景。虽然杨绛常说自己只在“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”,但她的身上和笔下早已烙刻上深深的时代底色。

知识分子之所以有被纪念的必要,是因为我们相信知识的力量。用体力劳动改造知识分子的尝试,早已宣告失败。正在重新赢得共识的信念是,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、超越思考、自由发言,对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转是必不可少的。

杨绛写的是大历史,写法却极其个人化。借用钱锺书的说法,杨绛写的是“大背景的小点缀,大故事的小穿插”。但是后人要想理解历史,恰恰离不开这些小点缀、小穿插。因为历史从来不止是数据统计和大事记,人的感受与情感才是历史的血肉。

有人责怪杨绛没有利用自己晚年的身份,更直接有力地“推动社会进步”。杨绛确实很少有金刚怒目的时候,这与她恬淡避世的性情有关。但首先要知道,杨绛从未放弃对社会的关心之责,比如以全家三人的名义,将10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捐给母校清华大学,设立“好读书”奖学金,以资助困难学生。

还要知道,知识分子并非活动家,知识分子和每个人一样,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。杨绛之为杨绛,并没有妨碍他人成为自己。每个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立场、观点而苛责别人应当去成为某种人,更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准。

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,杨绛早已成为一道文化景观,然而景观往往遮蔽真义。如果粗暴地将杨绛简化成一个标签、一个传奇,那是对知识尊严的亵渎。斯人已逝,有必要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纪念这位百岁老人。

2、北京青年报:杨绛“不争精神”就是耐得寂寞精神 

 

5月25日凌晨,著名女作家、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、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,享年105岁。

“遇见她前从没想过结婚,遇见她后从没想过和别人结婚”。杨绛先生最为人熟知的身份,是钱锺书先生的夫人,杨绛与钱锺书童话般的爱情,让人们津津乐道。但人们并没有忽视她作为翻译家、文学家、戏剧家的才华。由杨绛先生翻译的《唐·吉诃德》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,93岁出版散文随笔《我们仨》风靡海内外,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《走到人生边上》,102岁出版250万字的《杨绛文集》八卷。

杨绛先生的人生经历,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,何况先生留下了那么多美丽隽永的文字。伟大的作家总是用伟大作品为人生背书,在杨绛先生身上同样体现了这一点。网上流行着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箴言,其中最出名的要算“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”。这是杨绛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,她特别喜欢这句话,这也是她一生的人生哲学。

杨绛先生105岁,这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百年。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,但杨绛先生始终没有改变,无论是对爱情的态度,还是对文学的态度,抑或对社会的态度。正是有着“不争哲学”,她才能把不平常的岁月当成平常的日子,始终以宁静的心情对待这忙碌甚至庸俗的世界。理解了这一点,我们也就能理解,为什么杨绛会留下这么多文字,会有这么多虔诚的读者,会被人由衷地尊称为先生。

面对杨绛的离去,有人感慨,一段时间以来,闫肃先生走了,梅葆玖先生走了,陈忠实先生走了,现在杨绛也走了。他们身后的世界,大师越来越少,滥竽充数的越来越多。这也是我们感慨的,也是著名的“钱学森之问”,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?”对此的回答,我们常常找出时代的原因,但也不可否认个体的原因。

杨绛先生的“不争哲学”,并不是一种出世哲学,对此的理解,可以从《道德经》中的两句话中找到注释。老子讲,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。这里的不争,主要是指在功利上不争,而在其心灵深处,却有着家国情怀。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博大胸怀,才可以做到视功名利禄如粪土,才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,沿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做自己喜欢的事。老子又讲,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。一个有着“不争哲学”的人,也就是一个有着初心的人,因为无私所以博大,也正是因为如此,才能得到大众由衷的尊敬。

可以讲,“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”,这种“不争哲学”,在杨绛先生他们那一代人身上,有着清晰的表现。拿钱锺书先生来说,又何曾不是如此。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,讲演员陈道明在拍《围城》时拜访钱锺书先生。陈道明讲,与钱锺书先生接触,有着一种心灵的净化,最难忘的是钱先生家里没有豪华的装潢,却有一屋子书,还有熬中药“沽沽”的声音。这种“不争精神”,就是耐得寂寞精神,也是最值得后人学习的,由此出发,我们也就能够理解,为什么现在缺少大师和伟大作品。

记住杨绛先生的“不争哲学”吧。据了解,杨绛生前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,杨绛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没有封闭阳台、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。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,她就再没离开过。这种“不争哲学”,正是成就她伟大人生的一个支点。

3、北京晨报:杨绛先生仙逝 

 

我和谁都不争,

和谁争我都不屑;

我爱大自然,

其次就是艺术;

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;

火萎了,

我也准备走了。

 

【英】兰德《生与死》/杨绛译

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、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(笔名:杨绛)先生,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京逝世。大图:1980年杨绛在三里河家中读书(人民文学出版社/供图)。小图:昨日,三里河南沙沟小区,阳台没有被封闭的即为杨绛的家,住所清幽静谧(北京晨报记者 柴春霞/摄)。

   二、还有媒体这么说——

1、深圳晚报:杨绛像一滴水融化在海中 

 

到底是这段漫天风雨的历史锻造了这样卓绝的女性,还是有这样的女性才让这段历史显得奇峰异出?一个高贵、深湛而生动的灵魂,如她所愿终于“回家了”。世纪老人、百年罕见奇女子,中国杰出的作家、翻译家、小说家、剧作家杨绛先生,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与世长辞,享年105岁。出生于辛亥革命前夜的杨绛先生,完整而深刻地经历了中国现当代以来起伏跌宕的国家民族演进史。仰赖高寿与丰赡的著述,她成为这段百年断代史最具历史画面感和最有说服力的见证者之一。到底是这段漫天风雨的历史锻造了这样卓绝的女性,还是有这样的女性才让这段历史显得奇峰异出?

在现当代文化史上,相比林徽因的端肃、张爱玲的冷傲、陆小曼的风致、萧红的悲苦、谢婉莹的恬淡、丁玲的热情,杨绛的名气与特质,其实始终不曾过于耀目,只是到了夕阳之年,作为一位“现象级”人物,才逐渐进入大众认知视野,以致年寿越高、名气愈炽。拨开历史浮华,人们蓦然发现,原来,她才是真正的一代才女。杨绛先生出身名门,是真正的大家闺秀,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国家和民族的动荡岁月。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战火纷飞的年代,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中,她都以难以想象的坚忍和平和,富有尊严地吞饮着暴风骤雨般的苦难。

其实,一直有两个杨绛。一个是杨绛本人,一个是“钱锺书夫人”。作为极富才情的文化大家,杨绛先生的创作履历贯穿了她的一生。作为才貌双全的一代才女,她年轻时期便已享誉京华,朱自清、李健吾、沈从文、费孝通都曾不吝赞美之情。及至中晚年,翻译《堂吉诃德》、《斐多篇》,创作《洗澡》、《干校六记》、《我们仨》、《走到人生的边上》,杨绛以百岁高龄,却达到创作生涯顶点。在饱尝生活磨难之后,她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态度,心中无怨亦无恨。“哀而不怨,悲而不伤”,这就是杨绛。

相比之下,杨绛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“钱锺书夫人”。在钱杨伉俪50多年的婚姻中,杨绛以其巨大才情,却长期甘于做钱锺书背后的那个“灶下婢”。她不仅悉心照顾钱锺书的生活,更全程参与了其整个创作生涯,钱锺书每一本著作背后都有杨绛不着痕迹的奉献。毫不夸张地说,没有杨绛,也许就没有钱锺书的巨大成就。

杨绛塑造了钱锺书;当然钱锺书也塑造了杨绛,二者互相建构,终至圆满。钱锺书的光芒太耀眼,几乎遮蔽了杨绛的才华,但后者安之若素、娴静内敛的姿态,却反而令其背影愈发高大,令人肃然起敬。钱锺书所谓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,当真是一番肺腑之言。他们夫唱妇随的美满婚姻,想来也是命运给杨绛的另外一种馈赠。

然而,生离死别的痛楚总是接踵而至:1997年,被杨绛称为“我平生唯一杰作”的爱女钱瑗去世,1998年,钱锺书阖然长逝。丈夫与爱女接连离世,对杨绛的打击可想而知。“锺书逃走了,我也想逃走,但是逃到哪里去呢?我压根儿不能逃,得留在人世间,打扫现场,尽我应尽的责任。”彼时近90高龄的杨绛没有弃世,没有消沉,她绷紧人生之弦,在人生夕阳晚霞中迸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。

晚年的杨绛,淡泊澄明,进入化境,如同初生婴儿一般,唯留一颗赤子之心。其实,任何对她的嘉誉和赞美,甚至都可称为一种“冒犯”,因为她不需要,也不看重,她本来就是这样,一直深秀蔚然,不为外界风俗所动,又哪里需要我们不知深浅的赞美!她应该走得很安详,她无愧于亲人和这个世界,最终,她像一滴水融化于大海中,消失不见。杨绛先生,走好!

2、晶报:人瑞西去,先生回家 

 

在喧嚣的时代中,人们偶尔会想起这位长寿的老人,生而安静,自带书香,在蜗居中淡淡地生活,与文字和回忆中的亲人相伴,不求不争,睿智而情深。大家习惯了这种陪伴,知道先生还在,心中就会感到安静、温暖和踏实。

5月25日凌晨,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,享年105岁。许多人得知这个消息,心中突然一空,仿佛某个很少联系但却心有灵犀的挚友从此永别。这些年来,“杨绛”如同一个温婉而高贵的符号静静陪伴着几代国人,每逢先生寿辰或是又有新作问世,总能引发亿万人的关注和共鸣。在喧嚣的时代中,人们偶尔会想起这位长寿的老人,生而安静,自带书香,在蜗居中淡淡地生活,与文字和回忆中的亲人相伴,不求不争,睿智而情深。大家习惯了这种陪伴,知道先生还在,心中就会感到安静、温暖和踏实。但而今,这位驻留人心的长者和老友终于还是永远地离去了。

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说,“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一对像钱锺书和杨绛才华高而作品精、同享盛名的夫妻了。”杨绛通晓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,由她翻译的《唐·吉诃德》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,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;她早年创作的剧本《称心如意》,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,2014年还在公演;长篇小说《洗澡》被施蛰存誉为“半部《红楼梦》加上半部《儒林外史》”……但真正让杨绛二字走进人们心里的,恐怕还是《干校六记》和《我们仨》两部小书。

这两本书都称不上鸿篇巨著,也没有高深的学理,只是用细腻、淡雅和充满母性情怀的笔触,记录了一家三口在时代浪潮中的聚与散、爱与痛。亲情,在杨绛的笔下如此动人,天然去雕饰的文字,却有着直击人心的魔力,让人感受到人性中真与善的力量。

一位年逾百岁的妻子和母亲,不断地目送和离别。杨绛和钱锺书育有一女钱瑗,1997年3月的一天下午,身患绝症的钱瑗在安睡中去世。因为那时钱锺书亦在病中,杨绛一直瞒着丈夫,4个月后,见钱锺书身体较好,她才花了一个星期,一点一滴说了出来。“若我聪明点,还能骗你吗?”杨绛问钱锺书,当时已经不能说话的钱锺书摇头。第二年年末,钱锺书去世。杨绛说:“锺书逃走了,我也想逃走,但是逃到哪里去呢?我压根儿不能逃,在人世间,打扫现场,尽我应尽的责任。”

在《我们仨》中,杨绛这样写道:“我们一生坎坷,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。但老病相催,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……一九九七年早春,阿瑗去世。一九九八年岁末,锺书去世。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。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。‘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’。现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‘我们家’的寓所,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。家在哪里,我不知道,我还在寻觅归途”。这些从一位年近百岁的孤独老人笔下流淌出的平淡文字,不知让多少人的眼圈发红,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对“家”的守候与眷恋,令人感喟不已。

宴席已经散尽,作为最后一个离席的人,杨绛独自守护着的那个家或许是那个时代最后的、熄灭着的光。1937年5月,杨绛和钱锺书的女儿钱瑗降生,也是在谜一样的5月,105岁的杨绛走到了人生的尽头。曾经有人对杨绛说,“杨先生您能活120岁”,她听了笑笑答:“活那么久太苦。”现在,先生要回家了,家中有久等了的丈夫和女儿,他们幸福地笑着,等待着自己推开家门。

3、深圳特区报:“他们仨”在天堂团聚了 

 

据新华社消息,昨天凌晨,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、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、钱锺书夫人杨季康(笔名杨绛)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病逝世,享年105岁。“世纪老人”走了,“他们仨”在天堂又可以团聚了。杨绛先生于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,本名杨季康,江苏无锡人。少年时代先生在北京、上海、苏州等地读书。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、获文学学士学位,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,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。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,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、法国留学。1938年秋回国,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、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。1949年后,调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。

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、戏剧家、翻译家,通晓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,由她翻译的《唐·吉诃德》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,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;她早年创作的剧本《称心如意》,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,2014年还在公演;杨绛93岁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散文随笔《我们仨》,风靡海内外,再版达一百多万册,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《走到人生边上》,102岁出版250万字的《杨绛文集》八卷。

1932年初,杨绛大学毕业,她放弃出国留学机会,考入清华研究院做外国语研究生,深受男生的爱慕。“杨绛在清华大学读书时,才貌冠群芳,男生求为偶者70余人,被戏称为‘七十二煞’。” 初次见面,杨绛眼中的钱锺书身着青布大褂,脚踏毛底布鞋,戴一副老式眼镜,眉宇间“蔚然而深秀”。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,甚至没说一句话,但当下都彼此难忘。后来,钱锺书写信给杨绛,约在工字厅相会。一见面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我没有订婚。”杨绛答:“我也没有男朋友。”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,最终这对有缘人成就了“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”。

“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锺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。”杨绛曾说。“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:妻子、情人、朋友”、“最才的女,最贤的妻”,这则是钱锺书曾写给杨绛的“赠语”。

杨绛先生的离开令很多人悲痛和感怀。据报道,中国小说协会秘书长卢翎评价说,杨绛的散文平淡、从容而又意味无穷。可谓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。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,在平静、平淡、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。而作家周国平表示,“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,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,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”。许多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“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睿智女性”,希望“先生一路走好,在天堂的‘我们仨’,希望安好”。

“今天听到这个消息,我感到非常悲痛,钱先生、杨先生对我们年轻一辈都很好。”著名学者、82岁高龄的柳鸣九接到本报记者的电话也很是伤心。柳鸣九与杨先生曾经都在西方文学研究室工作过,也曾同住在东四头条的宿舍大院,交往较多。在柳鸣九回忆钱先生、杨先生的长篇文章《君子之泽,润物无声》中,他曾写道“我初见到的杨季康正是50出头的年龄,她精瘦娇小,举止文静轻柔,但整个人极有精神,似乎她就是精气神的高度凝聚,特别是她那两道劲遒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,显示出了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。”柳鸣九曾回忆说,“一次,我们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,杨先生得知便主动支援我们几百元。

后来,又一天,一位经常在钱、杨身边行走、替他们办些琐事的青年同志,递给我一个小纸包,里面有20元人民币。”“没有想到,到了第二个月,那位同志又照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……然后,第三个月,第四个月……而且我也获知,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钱、杨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人,基本上都是处境倒霉、生活拮据的青年人、‘小人物’。这就是说,钱、杨两人每月的工资,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,而且至少坚持了好几年,如同一项固定的‘制度’……”

“杨先生是一个奇迹!”今天,在电话中,柳鸣九对本报记者说,“不仅因为她百岁高龄时的思考智慧,还有她的坚毅。杨先生承受过不少磨难,但她都挺过来了。我们从来把钱先生和杨先生视为一体,简称为‘钱、杨’,钱先生在我看来,是几个世纪都难得出现一个的学术奇人,今天杨先生又走了,她的离开,对中国文化建设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。”

“我一生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”

   三、媒体们还说了这些——

1、东方早报:杨绛先生在京病逝,105岁的她再不能“烤着生命之火取暖” 

 

25日凌晨1时,著名女作家、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,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,享年105岁。据称杨先生有遗言,火化后再发讣告。命运曲折,塑造了杨绛先生传奇的一生,让众人敬仰的,是这一生中始终充盈的向上之气。

“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;我爱大自然,其次是艺术;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;火萎了,我也准备走了。”

2、东方今报:杨绛先生终成绝响 

 

她是最后一位民国才女

她是“最贤的妻”“最坚韧的母亲”

她在河南待了20个月

她的品格永远影响世人

3、东方卫报:对我们,是离别 对自己,是团聚 

 

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、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绛先生,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逝世。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昨天说:“杨绛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,不惊扰大家,不麻烦大家。”他呼吁,“请让杨先生安静地离开,和她挚爱的丈夫、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团聚。”

杨绛,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,本名杨季康,是家中第四个女儿。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,后转至清华大学借读。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,同年夏季一起赴英国、法国留学。回国后,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、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;1953年,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。杨绛先生一生创作不辍,著作丰厚。2001年,钱锺书、杨绛把一生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,设立“好读书”奖学金。截至2016年,该奖学金捐赠累计逾千万元,惠及学子上千人。

杨绛先生去世消息传出后,一时间,不同职业、不同年龄的人开始在朋友圈转发吊唁文字,述说着这位百岁老人的独特魅力,以及她给世人带来的力量。

作为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外国文学研究员,杨绛先生用几近百年的才学,演绎着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文化涵养,用一部部的作品、一篇篇的文章,把国事、家事娓娓道来。对文化的信仰,对人性的信赖,塑造了她坚韧的生活信念、从容的生活态度。杨绛先生虽经历坎坷却无怨无悔,始终用向上的精神感染众人。杨绛先生的家庭纪事散文《我们仨》,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对家庭真挚隽永的感情,深深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。

4、新文化报:她回家了,在另一个世界“我们仨”再次相聚 

 

“一九九七年早春,阿瑗去世。一九九八年岁末,钟书去世。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。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。‘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’。现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‘我们家’的寓所,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。家在哪里,我不知道,我还在寻觅归途。”

—杨绛《我们仨》

她是专家学者,是作家翻译家,是女儿,是姐妹,是妻子,是母亲。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,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“第一秩序”——家。她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“钱钟书夫人”,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,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。——她,就是安静而优雅的杨绛先生。再过不到两个月,就是杨绛先生105岁生日。但是这一切都被定格在了2016年5月25日。昨日1时10分,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,享年105岁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25日对新华社记者说:“杨绛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,不惊扰大家,不麻烦大家。我们感谢大家对杨先生的关心,同时呼吁媒体和全社会尊重她的意愿。请让杨先生安静地离开,和她挚爱的丈夫、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团聚。”

杨绛曾译19世纪英国诗人蓝德诗:

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;我爱大自然,其次就是艺术;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;火萎了,我也准备走了。以此送别先生!

   四、说话的还有它们——

1、三晋都市报 

 

2、华商报 

 

3、东南快报 

 

4、新快报 

 

5、武汉晚报 

 

6、沈阳晚报 

 

7、广州日报 

 

8、成都商报 

 

   结语

一百年过去了,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,多年前,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: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。

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。简朴的生活、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。

更多精彩,请点击 http://culture.kaiwind.com/ 

分享到: 0
留言
推荐阅读
联系我们

信箱Mail :dmhlj@sohu.com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:dmhlj@sohu.com

关于我们

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: 黑B2-20160070

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:2332015001

关注我们
  • 最美龙江微信号

0.0938s